热搜词:

太原移动斩获全国大奖的背后

当5G信号如繁星般铺满城市的每个角落,基站与机房便成了支撑数字世界的“能量心脏”。然而,这些日夜运转的“心脏”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:随着规模扩大,能耗如同不断攀升的体温,既增加了运营成本,也给绿色发展带来了压力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山西移动太原分公司没有选择“被动降温”,而是用一场技术创新,为机房装上了“智慧大脑”,不仅破解了高热耗难题,更在全国赛事中崭露头角。

给机房安个“会思考的大脑”

传统的机房温控,更像“盲人摸象”:空调要么持续满负荷运转,要么凭经验手动调节,常常陷入“该冷不冷、该停不停”的尴尬。而太原移动研发的“基于AI算力驱动的通信机房数智融合热管理系统”,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。

这套系统就像一位全天候值守的智能管家,融合了AI算法、新风系统与空调协同三大“法宝”。它的核心是由深度强化学习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组成的“智慧大脑”——通过分析72小时内的室外温湿度、机房设备散热负荷等历史数据,精准预判30分钟后的环境变化。这种“测得准、控得稳、省得多”的智慧模式,让温控从“被动应对”变成了“主动预判”。

更贴心的是,这个“智慧大脑”还特别“兼容”:无论机房里装的是哪个品牌的空调,它都能轻松“对接”,大大降低了老旧机房的改造门槛。就像给不同型号的家电配上了通用遥控器,让更多机房能低成本享受到智能节能的红利。

“绿色成绩单”被全国大奖认可

如今,这个“智慧大脑”已在太原市金峰帝景机房等99个站点“上岗”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“绿色成绩单”:单月最高节能率达到68.7%,累计节电102.2万度,换算成碳排放,相当于减少了802吨——这约等于4000棵树一年的固碳量,相当于给城市多添了一片“数字绿肺”。

这样的创新实践,也得到了国家级赛事的认可。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“新绿杯”信息通信行业赋能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大赛中,太原移动的这个项目凭借“用AI算力解能耗难题”的独特思路和显著成效,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斩获专项赛全国优秀奖。这份荣誉,不仅是对技术创新的肯定,更是对“数字赋能绿色发展”理念的最好注解。

“智慧大脑”照亮绿色路径

对太原移动来说,这场创新远未结束。接下来,他们要让这个“智慧大脑”更“聪明”:优化算法模型,让预判更精准、调节更细腻;还要让它走出机房,拓展到边缘计算节点等更多场景,让数字技术成为能源管理的“万能钥匙”。

从给机房“降温”到为城市“减碳”,太原移动用AI算力书写了“绿色机房”的新可能。这不仅是企业践行“双碳”战略的生动实践,更让我们看到:当数字技术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,每个基站、每间机房都能成为低碳转型的“参与者”,而这份努力,终将让锦绣太原在数字化转型中蝶变,让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在共享数字成果时,触摸到更多“绿色获得感”。

太原日报记者张秀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