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搜词:

汽车工程师测评: 审视一下宝马i5顶配香不香? 上篇

大家好,我是天马行空,22年我测评过上一代的宝马5系,23年我测评过宝马的i3,而这一代5系我一直没有给大家做过分享,今天我租来一辆宝马i5 2025款 xDrive50L M运动套装,带大家仔细的分析一波它的产品力。

宝马i5是纯电车,一辆传统豪华品牌的中大型纯电轿车,在中国如此内卷的新能源市场中,能否像燃油车一样续写辉煌呢?宝马作为电动车非常早的布局者,起个大早,赶个晚集,当下i5的产品力是否撑得起如今价格?传统豪华品牌为何经久不衰,豪华感是口嗨还是底蕴?看了我的测评,这些问题,你就有答案。

1外观:宝马调性,格格不入

如今的宝马将燃油版和电动版内外饰做的高度统一,宝马i5是一辆纯电车,但是内外饰和燃油车区别不大。前脸双肾格栅源于1933年303车型的设计,至今为止依然坚持。不过形状一直在变化,现在的形状我不发表意见。

我只能说,把LED光带镶嵌在格栅的饰条中,这种设计和工艺是有要求,晚上看起来,这这这。

侧面线条依然很流畅,虽然是电车,车头很长,姿态很修长,没有其他新能源车很高的感觉,全新演绎的霍氏拐角,放了一个5系的标识,这个5还会发光!

尾部依然是经典造型,相比上一代变化不多,尤其没有用新能源流行的贯穿式尾灯,我觉得没必要千篇一律。由于和燃油版统一设计,所以它虽然没有排气尾管,但感觉不那么新能源。

还要说一句,这个磨砂纯灰色是8000元的选装色,实车高级感是很强的。

总体而言,宝马的外观设计每换一代,都在上一代基础上修修补补,有新的东西,但保留宝马的调性。它和当下纯电车的调性格格不入。

2内饰:算是把灯光玩明白了

相比外观,宝马i5内饰变化就不小了。双连屏设计,12.3英寸液晶仪表和14.9英寸中控屏,取消了鸡腿挡把,密密麻麻的实体按键也换成了触控,算是贴合当下设计风格,按键都有压力传感器和声学反馈。当然我个人还是喜欢有实体按键的。不过宝马依然保留了多功能组合按钮,可以通过旋转、按压、拨动来选中屏幕,在驾驶的时候可以快速调整,不用离开座椅触摸屏幕,提高安全性,这算是一种坚持。

宝马i5内饰最厉害的是灯光秀,最low的方式是直射式光条,发光源直接到眼睛,高级一些的是漫反射式光条,发光源打在饰板上再反射到眼睛。而宝马这个环抱式交互灯带把触控按键、装饰性内饰、环境氛围灯融合起来。关闭状态下是透明深度效果的装饰条,打开后就是炫酷的灯光效果,有70个LED灯,根本看不出来。这个技术是宝马独有的。

还有一个东西,全景星轨天幕,这也是同级别独有的,带动态氛围灯效果,车顶一片2平米玻璃,视野开阔,星轨天幕可以根据不同主题变化颜色,还可以模拟星空图案,KTV都没有这么高级的灯光。而且配备了遮阳帘,老牌传统车企的坚持。

这个是顶配,后排可以选装一个31英寸的宽屏显示屏,8k分辨率,为何弄这么宽?因为要营造和前排半隔离的状态,还是不错的。

其他细节用料一定要上车摸一摸,按键质感,皮质的手感,人体工程学等等都有着传统品牌的坚持,即使不体验在参数,也不愿意妥协。

3空间舒适性:尺寸很大,以下克上

宝马i5是真的大,整车尺寸5175x1900x1520mm,轴距3105mm,什么概念,要知道当下A8L的轴距才3128mm,宝马i5轴距都接近A8L了,以下克上。

空间舒适性和燃油版一模一样。前排调整到我适合的位置,坐垫宽度长度厚度没得说,非常舒适。后排腿部空间有4拳,头部也有空间,坐垫的坐姿,长度,包裹感,座椅的材质等都是非常顶的。说实话我坐过很多30万新势力的车,SUV没问题,轿车就没几个后排舒服的,要么座椅高度矮,要么顶头,要么坐垫长度不够,宝马i5绝对不会有这种问题。不过由于和燃油版共用一套平台,后排中间还有个突起,很浪费,后排中间是没法坐人的,大家看这个座椅的角度也能看出来,宝马i5就没想乘坐5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