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耕物联感知 “基地研”驱动“鹤壁造”
8月25日,鹤壁科创新城华为光产品(河南)创新基地展厅内,一系列“明亮”的产品让笔者眼前一亮——利用5G光纤资源搭建的城市光网模型,将安全感拉满的激光燃气传感器,还有极简物联杆、极智域控杆等光产品,正悄然点亮城市的“毛细血管”。
该基地由鹤壁市政府、华为公司和河南垂天科技共同建设,于2024年12月底揭牌成立。半年多的时间里,该基地已在城市光网、燃气安全、智慧交通三大领域推出了极简物联杆、极智域控杆、极空升降杆、鸿蒙智慧杆和激光燃气传感器等五大创新产品,服务于城市出行、城市治理、城市安全等多个领域,成为鹤壁市物联感知体系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。
展厅里,激光燃气传感器的演示格外引人注目。该产品采用华为生产的激光传感器模组,实现了测得准——监测精度提升40%;用得久——大容差光路设计加上开放防凝露气室,让设备无惧泡水;功耗低——相比业界其他产品使用1至2年就得更换电池,它能实现5年免换电池。基地工作人员秦俊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:“华为的核心模组赋予了激光燃气传感器‘火眼金睛’与‘灵敏触觉’。”
移步至智慧交通展区,未来感扑面而来。大屏幕播放的视频,展示了智慧交通带来的诸多便利:兴鹤大街上,搭载雷视感知设备的智慧合杆化身云端之眼,车流数据瞬间汇聚,交通信号灯配时随之灵动调整,车流行进明显顺畅;华夏南路一侧的电子屏上,周边停车场空位信息一目了然……
“这些产品目前正在逐步实现‘鹤壁造’。”河南垂天科技总经理武志强介绍,由该公司建设的智能制造生产线预计8月底进入生产阶段,“该生产线的投用,将助力我们实现‘基地研、鹤壁造、全球用’的发展目标。”
武志强清晰地阐述了华为光产品(河南)创新基地支撑鹤壁市物联感知体系示范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路径:构建“智慧骨架”,建立统一的技术应用体系和标准规范;锻造“核心内功”,持续投入研发物联感知城市智能管理所需的底层技术、核心算法和基础模型;深耕“应用沃土”,打造一批能体现“数据要素×”乘数效应的标杆案例,并开展成果推广,总结形成“鹤壁经验”和整体解决方案,以市场化方式面向全国复制推广。此外,他们还将积极培育本地企业,引进优质企业,孵化创新企业,集聚专业人才,为鹤壁市物联感知产业生态建设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