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搜词:

漏洞百出! 美打出“割韭菜”新招, 外媒: 中企早已未雨绸缪

在全球科技竞争的大棋盘上,芯片领域无疑是那枚关键棋子,中美之间的芯片博弈更是备受瞩目。近期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爆料出特朗普针对英伟达等企业在大陆市场的“割韭菜”计划,这一事件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,激起层层涟漪,再次将中美芯片之争推到风口浪尖。不过老美的这一计划漏洞百出!关于芯片,中企早已未雨绸缪!

特朗普抛出的这个“割韭菜”计划看似荒诞却又暗藏“杀机”:英伟达和AMD若想在中国市场赚钱,就必须将在中国销售收入的15%上交给美国,以此作为换取出口许可的“代价”。这一招,表面上是美国对企业的“管控”,实则是想在经济领域对中国进行新一轮的遏制,同时从企业身上榨取利益。

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遭遇可谓一波三折,深陷泥沼。此前,其H20芯片被美国禁止销往中国,导致90万颗芯片积压仓库,动弹不得。黄仁勋为了解禁,频繁往返于白宫,历经波折,好不容易在7月拿到出口许可,可美国商务部又故意拖延至8月才发放许可证。

然而,芯片尚未开始销售,新的“抽成”要求又接踵而至。按照这一要求,英伟达平均每年要上交几十亿美元,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。英伟达如今陷入了两难境地:若选择涨价,客户极有可能转而购买国产芯片,市场份额将大幅流失;若不涨价,就只能独自承担巨额损失。在此背景下,英伟达拒绝承认芯片存在安全隐患也就不足为奇了,毕竟中国市场对其而言至关重要,一旦失去,后果不堪设想。

特朗普的如意算盘看似打得精妙,实则漏洞百出,难以实现其预期目标。中国在芯片领域早已未雨绸缪,积极布局。近年来,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,自给率从13.6%提升到14%,北方华创等企业更是凭借自身实力跻身全球前十。以华为的昇腾910D为例,其成本仅为英伟达H200的六成,且从芯片设计到生产制造,产业链不断完善,自主研发的设备不断涌现。这意味着中国芯片产业正在逐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,走上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。特朗普的限制措施,不仅无法阻挡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,反而可能适得其反,让美国企业错失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,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
与此同时,中国对外国芯片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。随着安全意识的提升,中国对进口芯片的把关愈发严格,境外芯片企业若想进入中国市场,必须通过安全这道关卡。英伟达被约谈只是一个开始,未来,境外芯片企业或许都需要提供详细的检验报告,才能获得在中国市场售卖的资格。这一举措,既是对国内产业安全的保护,也是对国外不合理限制的有力回应。美国或许未曾料到中国会如此果断地出手,但这一切都是他们咎由自取。无论是出台各种限制法案,还是实施“抽成”,美国看似是在针对中国,实则是在损害自身企业的利益,阻碍全球科技的合作与发展。
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争中,美国企业正面临着利润缩水和信任下降的双重压力。一方面,美国的种种限制措施导致企业成本增加,市场份额萎缩,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;另一方面,企业为了迎合美国的要求,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,这无疑会损害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形象。而中国芯片产业则在逆境中不断成长,路子越走越宽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完善,中国芯片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。

中美芯片博弈是一场长期的、复杂的较量。美国的“割韭菜”计划或许能在一时给中国芯片产业带来一些困扰,但从长远来看,无法阻挡中国芯片产业崛起的步伐。在这场博弈中,谁能够坚持创新、顺应市场规律、加强合作,谁就将占据上风,赢得未来。